介紹如何使用網友分享Excel表格計算Gage R&R(長表格法)
工作熊在前面的篇幅有介紹過簡化版的【Gage R&R】計算公式,今天工作熊要接著介紹一款我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網友根據「AIAG MSA手冊」所釋出來的Excel版本計算公式。
以下將【Gage R&R】簡稱為GR&R。其實這個Excel版本是改良長表格(Long Form)並考慮了量測人員與產品間可能的交互作用後所得到的結果,根據研究,基本上這個Excel表格的計算式已經算是非常接近ANOVA的計算結果了。
還不了解什麼是【Gage R&R】的朋友請先回頭看一下這篇文章:
介紹【Gage R&R】的重複性(Repeatability)與再現性(Reproducibility)
Gage R&R計算中的K1、K2、K3如何取得?又代表著什麼?
如果你有機會自己研究【Gage R&R】並使用人家做好的Excel表格計算時,會發現其公式裡有所謂的K1、K2、K3參數,到底這K1、K2、K3是什麼?又該如何取得呢?
事情說破了其實就不值錢了,基本上K1、K2、K3就是統計中常用到的d2查表值的倒數罷了,也就是 Kx=1/d2。
因為在【Gage R&R】的Excel表格中為了計算方便,也為了讓計算式較容易讓大家理解,而且d2值也會因為量測時的重複試驗次數(Trial)、評價人數(Appraiser)與零件數量(part)的參數不同而出現不同的數值,所以才會將不同的d2值用K1、K2、K3來加以表示。
如何自己簡易計算Gage R&R,評估量測系統(MSA)
就工作熊個人所知,光計算【Gage R&R】的公式就有好幾種,不過工作熊今天要先介紹給大家認識的是一種簡化過且可以自己計算【Gage R&R】的方法。
不過請注意這個並不是評估量測系統分析(MSA, 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最好的計算方法,這裡僅供參考讓大家知道【Gage R&R】到底是如何計算出來的而已。就工作熊的了解目前最好的【Gage R&R】計算公式應該是使用ANOVA,不過其計算真的太過於複雜了,而且還得花錢買專業軟體才行。
介紹【Gage R&R】的重複性(Repeatability)與再現性(Reproducibility)
工作熊相信大多數的朋友都知道或聽說過【Gage R&R】是用來評估量測系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不過大概很多朋友對這個工具都還只是一知半解,這幾天剛好公司需要用到這個【Gage R&R】,所以就順便來介紹一下好了。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器要利必先量之」(工作熊語錄),可是你知道你所使用的量測儀器量出來的數據到底精度如何?量測的結果是否真的具有參考價值?不同的量測員所量出來的結果是否一致?
[記錄]自己拆解更換小米4i手機充電鋰電池
工作熊之前買了一支【小米4i】給老婆玩,大概是最近神奇寶貝Pokémon 玩得太兇了,現在電池已經無法蓄電,大概只要開機個3分鐘就會自動關機,雖然也可以裝個尿袋(行動電源),不過這總不是辦法,於是動起了自己更換電池的念頭。
首先去網路上找有沒有人賣「小米4i手機電池」BM33,工作熊後來在PCHome的商店街買到了,然後開始親自動手拆解手機,這款手機的拆解稍微麻煩一點,必須使用拆機工具,以及小十字螺絲刀,如果自己手邊沒有最好買電池有附拆機工具的,才不會到時候手忙腳亂。
MLCC陶瓷電容焊接端點尺寸與電容破裂的影響性
關於陶瓷電容(MLCC)容易破裂的問題,在工作熊的職業生涯中已經碰過非常多次,絕大部分分析最後都歸納為「來自應力所造成」,不過工作熊一直有個疑問放在心裡,而且還很有興趣探討,那就是同一個型號的MLCC來自不同供應商時,它們相對於應力的承受程度有時候完全不一樣,同樣的MLCC規格,究竟是什麼原因而有不同的應力承受度?
會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工作熊碰過幾次主要供應商(1st source)的MLCC沒有任何問題,但導入了第二供應商(2nd source)的替代料時,將產品拿給DQ執行「高度摔落衝擊測試(Impact drop test)」時會發現有些第二供應商的MLCC出現了一定比率的破裂問題,回頭再拿主要供應商的MLCC執行摔落測試,就是沒有發現破裂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