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這麼多種不同的螺絲頭形狀種類?該怎麼選?
你知道這個世界上為何需要這麼多種不同的螺絲頭形狀種類?你知道電子產品上該如何依據不同的螺絲頭形狀選擇一款適合的螺絲嗎?在解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必須得先了解不同的螺絲頭形狀的用途。
螺絲頭的形狀大致上可以分成盤頭/扁頭(Pan head)、圓頭(Round Head)、扁圓頭(Truss Head)、平頭(Flat/Countersunk Head)、皇冠頭/半圓頭/橢圓頭(Oval Head)…等。
《案例》Tranz1230生產良率改善的品質歷程(QC Story)
這份《品質歷程(QC Story)》案例報告是工作熊在幾年前寫的,當時僅提供留言後索取PDF檔案的四張圖片,現在則把它寫成部落格文章給大家參考。
品管歷程的重點其實就是把整個品質改善過程當成一個故事來說給聽者(長官或相關人員)了解,所以報告中經常需要運用到許多的品管工具與圖表來輔助說明。
何時該使用平頭螺絲?何時又該使用圓頭螺絲?
平頭螺絲(Flat head screw)與圓頭螺絲(Round head screw)是木作與一般居家建築中最常被使用到的兩種螺絲,這兩種螺絲也都可以因為不同的需求而被製作成自攻螺牙或機械螺牙,而且這兩種螺絲頭也可以被設計成具有不同的槽型以符合不同的鎖緊需求。那到底「平頭螺絲」與「圓頭螺絲」有何差異?運用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這兩種螺絲呢?
(對於大陸那些盜文網站,複製貼上本站文章後,居然還改成自己公司的名字,感到無恥!文章內容部份防止複製編排可能造成您閱讀的不便,請見諒!)
文章照片中的「圓頭螺絲(Round head screw)」實際上應該是「扁圓頭螺絲(Truss head screw)」,現代的工藝已大多使用扁圓頭螺絲來取代圓頭螺絲。
簡介SMT表面貼焊流程中包含哪些製程與注意事項
之前工作熊有撰文介紹過「何謂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貼焊(裝)技術?」,不過似乎並未詳細說明整個SMT的流程,今天就來介紹一下SMT的流程中有哪些製程與注意事項。
不得不說,SMT應該是現代電子組裝工業中自動化程度最高的一環,一整條產線大概只需要5~7個作業員就可以維持一條生產線的運作,而且大約每30~60秒就可以產出一片組裝板。
(對於大陸那些盜文網站,複製貼上本站文章後,居然還改成自己公司的名字,感到無恥!文章內容部份防止複製編排可能造成您閱讀的不便,請見諒!)
為什麼有翅膀的 「金屬簧片」直接焊接於電路板會發生錫裂或翅膀斷裂問題呢?
為什麼有翅膀的 「金屬簧片」直接焊接於電路板會發生錫裂或翅膀斷裂問題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先回到金屬簧片的作動原理,當金屬簧片被往下按壓時,為了釋放壓力,簧片其實會向四周往外延展並變大,也就是簧片原本的外型直徑是會變大的,這個我們可以找個時間用2D投影儀或2.5D的光學量測儀器就可以量得出來。
建議延伸閱讀:按鍵金屬簧片(metal-dome)可以直接焊接於電路板上嗎?優缺點又有哪些?
如果硬把簧片固定焊接於電路板上,讓簧片沒有了向外延展釋放應力的能力,那我們就必須使用更大的力氣才能將簧片按壓使其變形向下,而固定焊點的位置則必須承受原本簧片向外伸展的力道,並轉為力距來抵擋簧片的邊緣翹起,如此往復運動,一段時間後焊錫就會開始出現斷裂的現象,又或者簧片會出現疲勞斷裂的現象。
SMD和NSMD焊墊設計的區別、優缺點與使用時機建議
你知道什麼是SMD(Solder Mask Defined)與NSMD(Non-Solder Mask Defined)?SMD與NSMD有何區別呢?SMD與NSMD又有何優缺點?它們的使用時機又在那裡?
可能很多人會說自己在電子業,有聽說過「SMD(Surface Mount Device)電子零件」與「SMT(Surface Mont Technology)貼焊技術」,但不知道什麼是NSMD。其實這裡所說的SMD與NSMD指的是在電路板上面看到的銅箔焊墊或焊盤的裸露方式(pad layout design),這個在以前根本就不會有人在意的PCB焊盤設計上的小細節,在電子零件越做越小且焊點也越來小的趨勢下反而顯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它關係到焊錫品質與焊接強度。
(對於大陸那些盜文網站,複製貼上本站文章後,居然還改成自己公司的名字,感到無恥!文章內容部份防止複製編排可能造成您閱讀的不便,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