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零件掉落或BGA錫裂一定是SMT製程問題迷思(9)?增加零件對應力的抵抗能力
(對於大陸那些盜文網站,複製貼上本站文章後,居然還改成自己公司的名字,感到無恥!文章內容部份防止複製作法可能造成您閱讀的不便,請見諒!)
增加零件對應力的抵抗能力
2.針對BGA封裝的四個角落不要設計錫球或使用Dummy-ball
如果你有在顯微鏡下仔細研究過BGA破裂的實際現象,應該會發現絕大部分的BGA都是從外邊四個角落處的錫球開始破裂的,這是因為BGA四個角落對於板彎的力距是最遠的,所以它們也是板彎板翹後承受最大應力之處,當然也就最容易發生焊錫破裂。
所以,在BGA封裝設計時如果可以在其四個角落的地方設計沒有功能訊號的假球(Dummy-ball)或是直接不要植球,都可以有效的起到保護BGA四個角落焊點之目的,並降低錫球破裂的風險。現在已經有許多的SRAM及DDR的BGA封裝採用這樣的設計了,不過工作熊認為CPU及MCU才是最應該導入這種設計的BGA,因為它們的尺寸最大。
3.較薄PCB採用回焊過爐載具或全程載具降低板彎變形風險
工作熊個人認為,PCB厚度如果在1.2mm以下應該採用「回焊過爐載具(reflow carrier)」,如果是在1.0mm以下可能還必須採用「全程載具(full process carrier)」,即使是1.6mm含或以上的板子,可能都要視情況採用SMT載具。
使用SMT載具最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降低及防止PCB彎曲變形,一旦PCB發生變形,在其後續的測試及組裝製程中,都會承受額外的彎曲應力,因為所有的治具設計都是假設PCB是平的,使用治具測試時,治具反而會給予應力嘗試掰平PCB,而且彎曲變形的PCB對大型零件的焊接也非常不利,尤其是對BGA及LGA這種零件,因為其焊錫會被拉長變細或擠壓變胖,相對的降低其承受應力的能力。
建議延伸閱讀:
為什麼SMT需要回焊過爐托盤(reflow carrier)與全程載具(Full process carrier)?
PCB之所以會在過回焊時彎曲變形,是因為我們現在無鉛製程所採用的PCB都僅為Tg150的板材,意思就是溫度過了150°C後板材就會開始軟化,而無鉛製程的回焊溫度則高達250°C上下,也就是說現今的PCB只要經過回焊爐後多多少少一定都會產生形變,而且PCB板厚越薄的,在回焊爐中軟化形變的就越嚴重,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可能會影響到板彎,比如說板子上的銅箔分佈均勻度,有無過重零件,板子尺寸大小、合板的連筋大小與位置…等,溫度則是最大的貢獻因子,使用載具可以強迫PCB過爐時維持其平整度,降低板彎變形量。
不過,工作熊必須強調:「使用載具雖然可以有效抑制PCB變形,但卻不能絕對解決BGA錫裂的問題」,如果你的板厚已經到了0.8mm以下,老實說即使不在高溫下隨便都可能彎曲,一個操作不慎就錫裂,那真的沒搞頭,另外,會板彎板翹的不僅僅PCB,就連BGA上的載板也會,載板雖然使用高Tg的材料,但頂多也就是Tg175,設計不良的BGA過爐時可能彎曲得跟香蕉都有得比,只能說有天才研發(R&D)在,製程就只能多擔待。
建議延伸閱讀:
何謂玻璃轉移溫度(Tg,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電子零件掉落或錫裂一定是SMT製程問題迷思」系列文章列表:
- 電子零件掉落或錫裂一定是SMT製程問題迷思(1)?錫裂只是應力大於結合力之必然結果
- 電子零件掉落或錫裂一定是SMT製程問題迷思(2)?PCA的結合力包含有哪些?
- 電子零件掉落或錫裂一定是SMT製程問題迷思(3)?IMC是良好焊錫結果的必要之惡
- 電子零件掉落或錫裂一定是SMT製程問題迷思(4)?PCB表面處理改用「銅」基地
- 電子零件掉落或錫裂一定是SMT製程問題迷思(5)?增加焊錫的接觸面積以增加焊錫強度
- 電子零件掉落或錫裂一定是SMT製程問題迷思(6)?工作熊個人給BGA焊墊設計的建議
- 電子零件掉落或錫裂一定是SMT製程問題迷思(7)?銅箔焊墊與PCB板材間的結合力(bonding-force)
- 電子零件掉落或錫裂一定是SMT製程問題迷思(8)?增加PCB的剛性(stiffness)來抵抗應力避免板彎的影響
- 電子零件掉落或錫裂一定是SMT製程問題迷思(10)?透過機構設計降低應力對電路板變形之影響
- 電子零件掉落或錫裂一定是SMT製程問題迷思(11)?應力是造成BGA焊錫破裂的最大兇手
- 電子零件掉落或錫裂一定是SMT製程問題迷思(12)?製造工廠中可能出現較大應力的製程
- 電子零件掉落或錫裂一定是SMT製程問題迷思(13)?應力來源的最大挑戰:使用環境
延伸閱讀:
滾筒測試(tumble test)的方法與失效解決對策
如何判斷BGA掉件是SMT工廠製程或是設計問題?
電路板零件掉落,該如何著手分析、判斷並釐清問題點
|
訪客留言內容(Comments)
// Begin Comments & Trackbacks ?>No comments yet.
訪客留言注意事項:
1.首次留言須通過審核後內容才會出現在版面上,請不要重覆留言。
2.留言時請在相關主題文章下留言,與主題不相關的留言將會被視為垃圾留言,請善加利用【搜尋框】尋找相關文章,找不到主題時請在「水平選單」的「留言板」留言。
3. 留言前請先用【搜尋框】尋找相關文章,自己做一點功課後再留言。沒有前因後果的內容,工作熊不一定會瞭解你在說什麼,就更無法回答你的問題。
4. 工作熊並非某一方面的專家,所以回答的內容或許會有不正確的地方,服用前還請三思。如果您想詢問關於電路板方面的工程問題,請前先參考這篇文章【詢問工程問題,請提供足夠的資訊以利有效回答】 把自己的問題想清楚了再來詢問,並且請提供足夠的資訊,這樣才能有效回答問題。
5. 工作熊每則留言都會看,但不會每則留言都回答,尤其是只有問候之類的內容。
6. 留言詢問時請注意您的態度,工作熊不是你的「細漢」,更沒有拿你的薪水,所以不接受吆喝工作熊的態度來回答你的問題。
7. 原則上工作熊不接受私下電子郵件、電話、私訊、微信或任何即時通聯絡。
8. 自2021年7月起Google將停止最新文章電子郵件通知,如果你想隨時接收部落格的最新文章可以參考這裡。
您有話要說(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