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膠射出模具溫度設定不同會導致高亮與暗沉差異?
(這篇文章只是一個記錄,其實工作熊對整個理論也還不是很清楚)
為何同一套塑膠模具,設定不同的模具溫度,模具溫度分別100°C與80°C,就會讓相同顏色的塑膠成品產生高亮(Glossy)與暗沉的色澤差異?這個亮度的差異會影響到塑膠的結構強度嗎?
最近公司的供應鍊新增了一家塑膠射出成型廠,不過新的供應鍊一般對我們公司產品的要求不是那麼熟悉,所以難免會有一些問題需要磨合。這個案例根據供應商的說法是他們(射出成型廠)擅自調整了射出成型的模具溫度,把模溫調低了20°C,以致於造成塑膠成品色澤的差異。
工作熊對這個原理並不是很清楚,請教了專家後得到下列的說法,這些說法工作熊還沒有完全弄懂。如果你對這方面有專精,歡迎留言指教。如果你有疑問,也歡迎留言討論,但工作熊還未弄清楚前可能無法回答問題。
- 模溫比較高,模具的轉印性會比較好。
-
模溫高,成品的光澤度會較為暗沉,因為表面容易受傷,而且生產時間也會拉長。
工作熊個人其實對色澤的差異還算勉強可以接受,反而比較在意模溫改變後對成品的機械強度是否會有所影響?下面有一些是工作熊的個人心得,有些事請教專家後的意見。
-
工作熊將兩種成品分別拿去做MFI值測試,結果反而發現高亮材料(模溫較高者)的MFI值反而稍微高了一點點,但兩者都還在我們公司要求的規格內,分別為 11.10(低模溫) 與 12.42(高模溫),而塑膠粒原材的MFI規格為10。射出廠也回答說是因為模溫造成,差了20度C。一般塑膠射出後成品的MFI會比原材來得高,我們的要求是不得高於30%,有些公司會要求25%。
-
模溫的高低基本上對射出成品的強度影響不大。唯材料溫度不宜超出原料廠的規範。
-
對「成品結構強度」影響較大會是「射料溫度」,或是射出機攪料混鍊的程度(原料不變情況下)。模溫會調整,大部分需要了解是否成型有問題或是要調整生產週期等其他相關問題
-
模溫高會使得塑膠材料趨近「裂化」,所以MFI值會比低模溫生產來得高。MFI值是塑料的熔融指數,數值高,代表熔融塑膠流動性好,有時為了解決融合線(Welding Line)或是填充不良的現象,射出廠會有意的提高MFI值。
-
低模溫生產一般可以節省射出的總時間,也可以獲得較佳的良率。
所以工作熊可以總結,如果射出廠沒有更換指定的塑膠材料,如果射出沒有充填不滿的問題,其實高亮的色澤及低模溫不會影響產品的機械強度,而且射出的週期(Cycle Time)反而會縮短,但使用上應該會比較容易出現刮傷。
為了讓產品的生產品質可以有一致性,有人想到用「噴砂」的方式來解決那些已經射出的高亮產品,工作熊有看過噴砂後的樣品,色澤上已經與原來高模溫生產的差異不大了。
延伸閱讀:
如何監控塑膠粒(resin)的進料品質
塑膠件色差問題探討(plastic discolor)
塑膠射出後成品發生縮水、凹陷的原因與解決方法
|
訪客留言內容(Comments)
// Begin Comments & Trackbacks ?> // End Comments ?>訪客留言注意事項:
1.首次留言須通過審核後內容才會出現在版面上,請不要重覆留言。
2.留言時請在相關主題文章下留言,與主題不相關的留言將會被視為垃圾留言,請善加利用【搜尋框】尋找相關文章,找不到主題時請在「水平選單」的「留言板」留言。
3. 留言前請先用【搜尋框】尋找相關文章,自己做一點功課後再留言。沒有前因後果的內容,工作熊不一定會瞭解你在說什麼,就更無法回答你的問題。
4. 工作熊並非某一方面的專家,所以回答的內容或許會有不正確的地方,服用前還請三思。如果您想詢問關於電路板方面的工程問題,請前先參考這篇文章【詢問工程問題,請提供足夠的資訊以利有效回答】 把自己的問題想清楚了再來詢問,並且請提供足夠的資訊,這樣才能有效回答問題。
5. 工作熊每則留言都會看,但不會每則留言都回答,尤其是只有問候之類的內容。
6. 留言詢問時請注意您的態度,工作熊不是你的「細漢」,更沒有拿你的薪水,所以不接受吆喝工作熊的態度來回答你的問題。
7. 原則上工作熊不接受私下電子郵件、電話、私訊、微信或任何即時通聯絡。
8. 自2021年7月起Google將停止最新文章電子郵件通知,如果你想隨時接收部落格的最新文章可以參考這裡。
模溫高表面會比較亮是肯定的
但模溫低良率會比較好的說法卻不一定
主要還是要try個高低的中間值產品會最佳
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機械性質
但這邊的溫度並不是指模溫,還有射速,壓力之類的
經驗上,模溫對機械性質的影響不大,
模溫會影響的都是外觀問題
在經驗上,高模溫加上更多的冷卻時間,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外觀問題
但是廠商不可能這樣幫你處理
cycle tiem代表的是他們的成本
他們的KPI就是降低cycle time
量產後他們還是會想盡辦法偷偷減少cycle time
此外,在文章中提到MFI的差別
有公司的資深前輩提到MFI這個測試本身的誤差就很大,參考性不大
因為小弟的系統廠,做MFI測試本身是個奢侈的行為
這個說法一直沒有驗証過
如果熊大有這個環境,或許可以測試看看,拿10~30pcs廠商的樣品去量MFI
看一下CPK如何,我蠻好奇這個結果,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