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文]這樣的台商EMS代工廠怎麼還活得下去?

(這就是一篇抱怨文,抱怨工作熊最近遇到的一間台商EMS代工廠)

居然有這樣的台商專業EMS電子組裝代工廠公開告訴客戶說「他們是組裝廠,不是修理中心」,而且還要求我們「希望可以減少新產品試產的次數」,這典型就是一家只願意吃肉不願吃骨頭的代工廠。看來彼此合作的機會應該是近尾聲了。

緣由是我們公司有個產品因為一個IO連接器(connector)設計出了品質問題(我們公司居然訂製了一顆連接器,嘆氣!),會造成產品死機,所以公司高層最後決定,所有用到這款連接器的產品全部都要招回重工(Rework),而重工最佳的選擇當然是生產這款產品的EMS代工廠。

這是一家我們新進才選擇合作的EMS代工廠,看上的是他們家有研發(RD)能力+製造代工能力,可是這家代工廠居然跟我們抱怨說,他們不想接這個 RMA (Return Merchandise Authorization) 重工(之前可能沒有說清楚,這個RMA重工的所有費用都會由我們公司出),希望我們可以考慮找別的工廠做重工,原來這還可以選啊?那乾脆連產品都一起拿給別人生產算了,最後這間代工廠才心不甘情不願的接受。

之所以要找原生產的代工廠做重工,最主要原因是數量龐大,一般的修理中心可能吃不下這樣的產能,而且將產品送回原廠重工還有下列的優點:

老實說,工作熊對這家代工廠的印象真的非常失望,很多工廠內自己該解決的問題,都可以提出來當藉口,比如說:

不可否認的,產品重工的確需要花費比較多的心思,而且可能會有操作不良的損耗問題,但這些都是可以談的,我們也都可以接受,但必須合理,而不是獅子大開口,說白了,開工廠賺的不就是勞力,你出勞力,我付錢,哪有只願意開車當司機,車子壞了,還不修理的。

希望可以減少新產品試產次數?

至於「希望可以減少新產品試產次數」的要求就更絕了。工作熊了解許多在製造端的朋友都不太喜歡負責新產品的試產作業,因為新產品試產既複雜又沒有績效(performance),而且交期往往非常趕,初期試產階段甚至還沒有完整的物料表(BOM),很多的程序作業都要靠人工才能完成,而且可能還有很多不穩定的新製程。

不過,工作熊還是會奉勸這些朋友要了解「吃果子拜樹頭」的道理,請記得「沒有新產品試產,就沒有以後大量產的機會」,每一個產品都會有終產(EOL,End Of Life)的一天,如果一個產品拖個十年不終產你也麻煩,因為它可能數量越做越少,有可能到最後只剩下客戶維修品的訂單,半年只給你下個200數量的單,你要生產還是不生產?光換線及維護那些治工具都不划算。

思考一下:工作熊發現很多在EMS工作的朋友認為新產品試產是個賠錢的生意,但工作熊也發現很多外面的小廠擠破頭想要做試產,既使只做一次的試產也願意做,人家是怎麼賺錢的?大部分的EMS廠換一條SMT線需要4個小時,個人總覺得很沒有效率,但其他的小廠為何換線一條只需要2個小時?人家是怎麼經營的,人家其實所有的料況及可以處理的部份都在線外就搞定了,何必花4個小時來換線?大廠的制度及人員思想的僵化已經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

另外,工作熊也會建議這些朋友要想想「新產品試產的目的是什麼?」,不外乎讓研發可以驗證產品符合設計要求,讓工廠可以提前發現生產問題並要求量產前改善。其實,研發階段的每個試產,其產品的單價幾乎都是量產品的好幾倍,甚至十倍都有,在商言商,研發都願意花這樣的高價錢來生產驗證產品了,代工廠就只想著這樣無法達到生產效率,真的是給它○○××。

相關閱讀:為什麼新產品需要試產?可以從試產得到什麼?

不過,平心論,如果真心想「減少新產品試產的次數」也不是不可能,首先要改善研發的能力,給研發更多的時間與資源準備前置作業,緊盯每個研發的進度與結果,只不過這些都不是代工廠所能掌控的。

所以,總結一句話這間代工廠認為【要求別人做事,比要求自己做好事簡單】,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要求出現。真不知道現在的EMS代工廠胃口從什麼時候起養得這麼叼了~

也許,工作熊離開第一線的工廠生產線太久了,所以有些狀況脫節了,又也許,現在是代工廠最大的世界?好像全世界只剩下這一間代工廠,才會有這種大頭症~


延伸閱讀:
問題分析與對策解決 8D report
隨談塑膠脆裂的危機處理及應變程序
丹尼斯談產品開發流程-PM產品經理的使命
開發新產品有三個驗證階段(EVT/DVT/PVT)

 
 
訪客留言內容(Comments)

缺工目前確時是全台製造業的問題…我可以理解您下包商的反應,時間回推一兩年前,可能會有不同的回饋…

Tab Liu,
缺工可以理解,現在所有華東華中幾乎都有缺工問題,但是把人員新招,效率下滑,新進人員訓練問題攤到客戶的頭上,這個就不能接受了。
如果這是商業模式,就由商業去解決,但這不應該是工程問題。

今天因為你們要重工就要招人,訓練新人
那請問這批重工作完了,這些新招的員工怎麼辦?就遣散掉嗎?還是你們公司要付錢養?
不能只有自己好,再來嫌別人不配合啊?

代工廠員工路過,
就事論事
首先這麼大一間EMS廠員工調配與訓練本就是經常發生的事,要不然找代工廠幹嘛,有規模的公司自己開工廠自己賺就好了。
再說,員工不足與產能不足屬於商業及管理範圍了,如果要把這些工廠內的大小事都拿來攤在客戶的面前,到底是EMS自己的工廠,還是客戶的工廠?關於人力不足的問題其實也有很多商業模式可以處理,比如招募臨時員工做一些較不需要專業的工站,從其他的外包廠臨時徵調熟手員工…等,這是工廠該做的事。
而且EMS對於重工每小時的費用計算,可是比正常的費用高出非常多,基本上工作8個小時就相當一個作業員一個月的薪水,這應該是熟手的價格,而不是生手的價格,還要算訓練費用與60%的效率。

所以,你制需要抱怨工程问题,不该高高在上抱怨business问题。

Sutton,
所以你有看到文章中抱怨Business嗎?還是我們對Business的定義不一樣?工時長短與作業方法不是Business吧!訪客留言討論應該不算文章內容?而且那也不是原文章本意。
另外,Business有什麼好抱怨的,就是買賣問題,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雙方談好了可以做這個生意,後面才是細節,不是嗎?

部落格有提供廣告託播服務

非常正常,而且工時費用還很敢開,做八小時幾乎等於他們線上作業維修員一個月所得薪水是怎樣(加勞健保呦),設備只給烙鐵和波吉有這麼值錢呦。

缺工是標準的假議題,同樣薪水工時下,是我也幹服務業,而不去吸影響健康的錫油煙

Hipig,內行人才知道這個手動吸錫器叫「波吉」。

哈哈哈哈~~我們也是專業代工廠,希望有機會能和工作熊一起合作

怨代工廠也沒用,你們一開始生產接單就只給骨頭吃了,每季又要回扣,設計不良的連接器又要硬上,重工要拆要裝是2倍的工時又不願意面對,請你們花點小錢剛好而已吧,不然有種請你們老闆全部報廢,做新的EMS廠比較好賺吧.

鬆鬆,
原來你認識我們公司啊!如果當初餵的是骨頭,對方也覺得骨頭好吃,這是我們的錯囉!

說的很好!中肯!工作熊就只是單純站在客戶的角度在考量而不去考量別人的問題!EMS賺的只是工錢而已,如果不什麼都要算哪請問要怎麼賺錢?員工薪水要從哪裡來?重工的流程就是應該要報高高的給客戶,不然客戶總想著自己是大爺也不去管重工可能發生的side effect,一個對自己產品負責任的公司應該要自己制定好重工計劃包含所需流程/工時/人力/預計返回市場時間再去跟EMS談,而不是一味盯著EMS去幫你什麼都做!今天從我角度來看(某ODM十年工作經驗),你們的EMS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而你的公司基本上也差不多算是澳洲來的!如果今天所有的公司都有新人教育訓練的問題哪他就是一個業界的問題,不是單純的說是商業模式就解決了,這樣只是掩耳盜鈴而已,問題並沒有被解決!如果貴公司與廠商合作是互惠互利的方式,哪再難的問題都會有人肯”幫”你解決,如果只是以客戶的角度來看問題來壓廠商,哪很多時候都是在商言商來解決爭議而已,並不是高明的方法!

路人,
謝謝你的說明,站在不同的角度當然會有不同的看法,經過這次的事件後,不可否認的,我們已經開始重新檢討當初找這家新的EMS廠合作是否是個正確的決定。

請問這是OEM的案別嗎?敢問目前有其它EMS有接貴司的ODM/JDM嗎? 還請開示。

這間EMS代工廠是新加入的,之前已經跟很多家EMS廠有過合作,也都偶爾會有一些需要重工的項目,目前我們公司其實還有其他正在合作的EMS廠,不過除非自己的產品的量很大,否則養不起多家EMS廠的,只是這與文章內容有關係嗎?

據我從貴司同仁暸解,目前沒有EMS承接貴司ODM/JDM,我想…….都是有原因的吧~

我也是路過,
既然是路過,就不用急著對號入座,再說是哪個同仁給你這個錯誤的訊息說我們公司沒有EMS承接ODM/JDM?

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有什麼樣的客戶就有什麼樣的廠商,畢竟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客戶與廠商間本就有門當戶對的道理,其實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看法認知都是不同,若多懂得思考站在彼此不同角度去理解,很多事就會比較釋懷些了。

這類事情沒什麼好站在對方的立場想的,工程的問題很簡單,能做不能做,可以做,用什麼方法做,花多少時間都是可以算出來的。

台灣代工必須面臨的現實, 少量多樣客制化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傳統以量來爭取獲利的時代, 已經不會再來了
新產品本來就要多做試產, 才能解決設計問題, 直通率達到才能量產
我們公司今年也轉型做 OEM了, 對外自己代工回來做
對這一塊…..有很深的感觸……

的确如此,EMS厂商多了,什么样的都有,服务和技术跟不上的有很多,我们公司也是一家EMS提供者,很讨厌业界这种公司,客人会贴上标签,影响其他公司发展的

代工廠員工之一個人小小想法
原材問題需要EMS協助重工不是原本的生產計畫,所缺少的設備/工/料/人力本來代工廠就要將成本報給客人,若覺得代工廠re-work方案花時間IE 不qualify,不如重新下單給代工廠直接更換fresh build 成品,一般代工廠接客戶會有一個package 量產跟support warranty但那是在客戶指定的材料是ok 的,所以我認為熊大哥應該要把壓力給business team請business team 把錢付出來特別是臨時增加的人力跟所需要的設備,抱怨EMS沒用的,出非你們的third party service center 有能力在限定期間內完成

東京男,
重工所缺少的設備/治具,我們都會提供,或是請EMS場租用。
以工程角度來看,人力真的不是我考慮的重點,所以當然請對方直接與我們的Business人員洽談。
工作熊所抱怨的是對方的態度,就是不想接RMA重工,提出很多的藉口,請對方做的事也都沒有多大進展,還要我們派出人員直接到他的工廠內全部從頭到尾做過一次。
如果不想接一開始Business直接拒絕就好,何必這樣搞得大家人仰馬翻,這不是合作的態度。Business上同意了,當然就要開始評估工作方法與設備,訝異的是對方就是一副擺爛,要做的話請你全部提供,這樣是沒有辦法繼續走下去的。

一開始就用business來壓,誰敢不接啊⋯⋯
說實話OEM廠就是一直這樣被客戶壓搾過來的
像常見的H公司、D公司,到越來越誇張的a公司,用訂單來壓,怎敢不接?
如果各位客戶們可以像水果像M公司一樣付錢付的痛快,大家就一定能合作愉快了。
又要人家做,需要的成本又不願意負擔(就像你說人力不是你們考量的,可是以工廠來說這就是最大的考量啊!)
另外,我問了幾個不同公司同事,電動吸錫器還真的不是各工廠的標準配備,至少我問了三家大間代工廠都沒有。
dip的重工會使用其他方式拔除。

代工廠員工路過,
這本來就是Business,從接代工生意開始就是Business,不論是代工或重工,當然都是Business先談好了,才有後續的工程討論,如果連Business都談不攏,就討論細節不就浪費時間了。
至於自動吸錫器,好處不只吸錫容易且快速,重點是修理員比較吸不到焊錫的廢氣。
忘了說明,使用電動吸錫器也比較可以確保PCB的品質,如果使用「波吉」,需要烙鐵加熱,然後另一個人幫忙用「波吉」,或是自己使用「波吉」,一個沒弄好就要在重來一次,會造成PCB多次重複加熱,而且通常沒有辦法錫得很乾淨,還得在用吸錫帶來整理。

小弟在品牌廠和代工廠都有待過,個人覺得這部分是很現實的,也不用特別抱怨。代工的毛利率低,如果量不大,重工耗費資源也賺不多,他們評估起來不划算才會這樣決定。當你量大可以給他們穩定的收入時,相信代工廠會用盡全力配合。
之前在品牌廠跟代工廠合作,也因為代工廠接到水果的單,把其他品牌廠的資源抽走,就很現實囉~我們也只能認命,因為目前我們沒辦法像那個水果公司一樣厲害….
如果文中提到的那間公司接到水果的單,我相信整個態度會大翻轉!甚麼都配合~

喬爾,
我也知道這是個無解的習題,就是抱怨一下,工作照做,日子照過。
Review後讓老闆了解對方就是這樣,上面願意買單就好,最後的Business也不是我們的level能決定的。
最不好的就是花了快一個月把事情談定後,老闆突然跳出來說話,然後對方就軟了,希望對方的要態度始終如一啊!

只有聽到誰對誰錯,沒有人考慮到Reworked出來的品質如何對客戶交代 , 連接器是幾pin的?板子的高溫受的了嗎 ?可以用小錫爐嗎 ? 交貨有時間限制嗎 ?那麼多的代工廠可以分開Reworking嗎?每一片加工後的板子由品保駐廠驗貨, 烙鐵沒有成熟的技術員是不讓他做Reworking, 再退回來,算誰的?誰都受不了~

代工廠管理人,
我們家只要重工板子的零件,通常都要再經過版階測試,然後依照正常驗證程序重跑一次整機測試以驗證品質。重工的時候不同的零件必須選用不同適合的設備,這也是為何我們認為應該要用電動吸錫槍比較能保證品質,而且時間也較解省,但這家EMS硬得跟石頭一樣,他們就是認為只能依照他們自己的方法,完全不願意接受我們的建議,
一般來說專業EMS廠的烙鐵手都必須通過一定的程序認證才能上線,這也是我們平常Audit的項目。

以前都是賣成品然後跑系統廠, 最近剛轉到做EMS的工廠,客群不太一樣,之前認識的系統廠幾乎都有工廠啊…完全不知道怎麼找新客戶

我也在找新北的組裝廠,真的很難找,找到的這幾間都很難配合。
公司也逼著要我找備案,但找到的廠都被打槍,快沒信心了。

想請問熊大是否有推薦的新北組裝廠,謝謝。

Ryan,
中美貿易大戰讓有些EMS廠既緊張又興奮,非中國的基地很拿俏,中國基地餓很兇。台灣稍有規模的EMS廠應該都不好找。


訪客留言注意事項:
1.首次留言通過審核後內容才會出現在版面上,請不要重覆留言。
2.留言時請在相關主題文章下留言,與主題不相關的留言將會被視為垃圾留言,請善加利用【搜尋框】尋找相關文章,找不到主題時請在「水平選單」的「留言板」留言。
3. 留言前請先用【搜尋框】尋找相關文章,自己做一點功課後再留言。沒有前因後果的內容,工作熊不一定會瞭解你在說什麼,就更無法回答你的問題。  
4. 工作熊並非某一方面的專家,所以回答的內容或許會有不正確的地方,服用前還請三思。如果您想詢問關於電路板方面的工程問題,請前先參考這篇文章【詢問工程問題,請提供足夠的資訊以利有效回答】 把自己的問題想清楚了再來詢問,並且請提供足夠的資訊,這樣才能有效回答問題。
5. 工作熊每則留言都會看,但不會每則留言都回答,尤其是只有問候之類的內容。  
6. 留言詢問時請注意您的態度,工作熊不是你的「細漢」,更沒有拿你的薪水,所以不接受吆喝工作熊的態度來回答你的問題。  
7. 原則上工作熊不接受私下電子郵件、電話、私訊、微信或任何即時通聯絡。  
8. 自2021年7月起Google將停止最新文章電子郵件通知,如果你想隨時接收部落格的最新文章可以參考這裡

您有話要說(Leave a comment)

(required)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