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案例》彈簧針卡卡按壓不順問題分析(Pogo pin stuck)
這兩天市場反饋公司的充電基座產品發現有彈簧針(Pogo Pin)卡住(stuck)的不良。大部分的不良現象都是彈簧針(Pogo Pin)卡住按壓不下去,部分產品則是用力按下後無法反彈回來,彈簧針似乎有被什麼東西黏住的情形。
這個產品也生產好幾年了,突然有彈簧針卡住的情形發生,首先想到的公司是否有過什麼設計變更,一查之下還真的有過設變更改彈簧針的MPN料號,不過等真正不良品送回來分析後卻發現,怎麼設計變更前、後都有不良品,而且不良的現象都類似?所以就不一定跟設變有關係囉?
再觀察實際不良品後發現其表面似乎有助焊劑(Flux)乾了以後所呈現來的屑屑殘留痕跡,而且部份彈簧針的板子摸起來似乎稍微有給它黏黏的,詢問代工廠後了解這個是手焊產品,強烈懷疑有助焊劑沾污到彈簧針內部造成卡住不良。
另外詢問彈簧針廠商是否有關於彈簧針卡住的類似問題可以參考,結果卻碰了一鼻子灰:
-
詢問彈簧針有無焊劑沾污的可能性?
說什麼他們以前從沒碰過有客戶因為助焊劑造成彈簧針卡住的問題,一般都是因為撞歪或是異物掉入彈簧針內部而造成卡住,如果真的要知道答案必須把產品送回日本做分析,不過得花大概一週的時間。 -
詢問如果是助焊劑沾污有無清潔的可能性
回答說不建議使用任何溶劑來清潔彈簧針。工作熊確實也自己做了實驗,使用棉花棒醮上IPA來回壓縮彈簧針10次做清潔,總共使用IPA清潔了12根有卡住情形的彈簧針,清潔後一個小時檢查發現有1/12還是不良,過了24小時候再檢查發現有2/12不良,過了72小時候再檢查發現變成了6/12不良,所以使用IPA清潔真的不是有效的方法,原因可能是IPA只能軟化助焊劑,等到IPA揮發後,助焊劑又會慢慢變硬,讓彈簧針卡住的問題重複發生。
經過一再催促彈簧針的廠商後,最後勉強擠出答案,但也只能提供這款彈簧針的大概的結構圖(下圖),對方一在強調這款彈簧針唯一的縫隙就是Pin(頂針)與tube(套管)之間的微小空隙而已,人工焊接彈簧針時必須把彈簧針顛倒放入治具當中,按理說這個空隙的地方應該不太可能讓手焊的助焊劑氣體進入彈簧針的腔體內才對。
這下子問題又卡住了,那助焊劑是如何汙染到彈簧針腔體內的呢?如果不是助焊劑汙染,又會是什麼呢?
結論:
還好後來經過清查工廠作業手法後,得到正面的回覆說工廠在手焊作業時,作業員會使用清潔劑(solvent)來刷洗焊接後的助焊劑殘留物,有時候作業員會連彈簧針的正面也一起清潔,清潔後會將彈簧針放正,助焊劑應該就是這樣隨著清潔劑一起流入彈簧針(Pogo Pin)的腔體內而造汙染的,還好最後答案令人肯定,還真虧有「代工廠駐廠人員」的協助當場發現了這個作業手法,否則這個案子可能得再經一番寒徹骨。
延伸閱讀:
按鍵金手指上的綠色污染物
案例:USB連接器金手指氧化的來源
案例:客訴問題處理(Problem Solving)-電路板油污
|
訪客留言內容(Comments)
// Begin Comments & Trackbacks ?>工作熊
您好
2年前,我们也遇到过类似问题。市场反馈PCBA短线,调查发现助焊剂渗入ICT的探针(test pin)内部,导致探针弹簧失效,ICT测试时将测试点的线路扎断。发生原因有三:其一如您上述清洗造成;其二探针的使用次数未管理,超过使用寿命;其三怀疑使用了回收探针。
發現您的文章在Top-Link公司節錄轉載,而未附上出處。
文章中甚至還留有工作熊的自稱。
https:// www. sztop-link.tw/pogopin-ka-pin-fen-xi.html
訪客留言注意事項:
1.首次留言須通過審核後內容才會出現在版面上,請不要重覆留言。
2.留言時請在相關主題文章下留言,與主題不相關的留言將會被視為垃圾留言,請善加利用【搜尋框】尋找相關文章,找不到主題時請在「水平選單」的「留言板」留言。
3. 留言前請先用【搜尋框】尋找相關文章,自己做一點功課後再留言。沒有前因後果的內容,工作熊不一定會瞭解你在說什麼,就更無法回答你的問題。
4. 工作熊並非某一方面的專家,所以回答的內容或許會有不正確的地方,服用前還請三思。如果您想詢問關於電路板方面的工程問題,請前先參考這篇文章【詢問工程問題,請提供足夠的資訊以利有效回答】 把自己的問題想清楚了再來詢問,並且請提供足夠的資訊,這樣才能有效回答問題。
5. 工作熊每則留言都會看,但不會每則留言都回答,尤其是只有問候之類的內容。
6. 留言詢問時請注意您的態度,工作熊不是你的「細漢」,更沒有拿你的薪水,所以不接受吆喝工作熊的態度來回答你的問題。
7. 原則上工作熊不接受私下電子郵件、電話、私訊、微信或任何即時通聯絡。
8. 自2021年7月起Google將停止最新文章電子郵件通知,如果你想隨時接收部落格的最新文章可以參考這裡。
這類的些微性的差異 偶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甚至是一開始測試無法發現的問題
不知道 工作熊公司(或是其他先進)的產線中 如何去避免這類型的問題
之前我的位置是產線中的主管,所以就必須長時間待在產線中
“盡量”避免現場人員做了 自己的做法或是類似但還是有差異性的做法
但一不注意 就還是會有做法不同或是部分零件的工項短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