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小企業再不加油就等著被淘汰
工作熊在電子產業走跳也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了,雖然不能說全盤瞭解整個產業的動向,但面對很多中小企業主,這些老闆幾乎都是白手起家或是憑自己努力所打拼得來天下,這些老闆及企業隨著當時台灣製造業的蓬勃發展,大多數都賺到了一桶金。
不過現在回頭來看看這些台灣的中小企業,你會驚訝的發現這些企業主幾乎都有些相似之處,他門除了有螞蟻雄兵的精神外,還有早期台灣人的堅韌與刻苦精神,只是隨著中國企業的逐漸坐大與紅色供應鏈的急起直追,台灣企業不只價格優勢早已不在,這幾年更驚訝地發現台灣製的供貨品質也漸漸被當初所瞧不起的紅色企業所超越~
追究其原因,你會發現這些台灣的中小企業,有很多居然都還在使用古老的工作模式,當整個中國大陸都在全力往前衝刺的時候,許多的台灣企業居然原地踏步,比如說現在幾乎已經是每家工廠都會採用的ISO標準作業流程及電腦文件管控(DCC)系統,可是很多的台灣供應商卻沒有與時俱進地採用;另外,許多大廠都會要求的統計製程管控(SPC),雖然大部分廠商都清楚,但多數必須等到客戶提出要求後才會量測,也就是說他們的SPC是做給人家檢查用的,而未實際落實在自己產品的製程當中,其他如FMEA是什麼也搞不是很清楚。
這些台灣中小企業供應商也許都是在十幾二十年前許多工業標準及相關要求還未全面普及以前,基於技術可以、配合度不錯就已經被列入到某些大廠的廠商採購清單(AML)系統當中,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急迫性得具備上述的能力,也可能是不知道,於是就這樣得過且過,但是新的供應商想進入大廠的採購清單,比如說現在的大多數大陸企業都會被要求要具備這些能力,而且現在大陸企業的企圖心絕對在你我之上,有些還會無所不用其極。兩相比較之下,此消彼長,商業是現實的,一旦客戶把所有的廠商拿出來重新評比就會發現,怎麼台灣供應商的品質系統居然差了對岸一大節。
其實,評比一家公司是否可以成為供應商,除了品質必須穩定之外,公司的規模及營業額也是許多大廠評估的標準之一,工作熊以前總搞不請為什麼做工廠稽核時還得看對方的財務報表以及資本額,經過幾次經驗後才漸漸地瞭解,看財務報表是為了瞭解這家公司是否有倒閉的風險,總不能核可了一家供應商後對方卻倒閉交不出貨,最後影響到公司的產品出貨吧!看資本額是為了看這家供應商如果碰到品質問題後有沒有足夠的財力來支付賠償或是處理善後,這些雖然都不是工程單位需要知道的事項,但要核可一家供應商真的不是說對方有能力做得出產品就可以,而這幾乎也是大部分台灣中小企業的致命傷,因為規模都不大。
台灣企業主還有個問題,就是不敢花大錢投資設備,總是算計著短期投資後能不能回收。當然,評估投資成本與回收的機率一定是要的,但設備投資其實有點類似新產品在代工廠試產,如果工廠都不願意接新產品的試產,只想拿量產的單,怎麼會有後面的單子呢?
當然,企業經營不會只有工作熊所提到的以上問題點,但工作熊想強調的是『這其實是一種態度問題』,當別人都在努力往前跑的時候,你沒有理由可以原地踏步,還希望別人跟你一樣留在原地,當前面的大集團都已經跑遠了才急起直追雖然慢了點,但總不至於落後太遠,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要隨時找機會衝出頭,安逸的日子一久,小心隨時會被淘汰。
延伸閱讀:
年關將近,你打算另謀高就了嗎?
如何運用TQRDCE評鑑考核一家SMT代工廠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變化不如老闆的一句話
[個人觀點]正在消失的台商製造業與供應鏈優勢?
如何評估生產自動化投資設備是否符合利益-【投資報酬率(ROI, Return On Investment)】
|
訪客留言內容(Comments)
// Begin Comments & Trackbacks ?>先謝謝這個網站,教了我很多知識。
我在香港貿易公司工作了兩年,看到的也是跟你的一樣。
內地的優勢最主要是:工廠很多都很有錢 而且選擇多。
有便宜的,有貴的。
客戶也明白他的價格是應該可以收到什麼品質的產品。
以前我們最怕內地的人員操作不專業,或者機器是欠缺維修。
現在新的工廠買的都是最新的進口機器,很多工序已經是半自動的。
再加上現在中國的貿易公司也多,人員的外語能力比台灣更好。
管理也可以在工廠看看他們的MI和招聘的標準要求,大概的知道一下。
現在台資的中國工廠比較成功的地方是:
服務 和 管理
所以很多客戶都是韓國和日本。
不過看看歐洲客戶,他們很多已經沒有「中國=差勁」的觀點。
所以台資工廠的價格一般比較高,而且品質也已經不一定是更好。
其實,這些白手起家的老闆,賺到現在也夠了,
自然不會有危機感,鞋業的老闆說了:這樣就好了!
老闆可以把公司清算收掉,對老闆的家族也沒太大影響,好野的依然好野,
台灣的勞工才是比台灣企業先完蛋的對象 …
訪客留言注意事項:
1.首次留言須通過審核後內容才會出現在版面上,請不要重覆留言。
2.留言時請在相關主題文章下留言,與主題不相關的留言將會被視為垃圾留言,請善加利用【搜尋框】尋找相關文章,找不到主題時請在「水平選單」的「留言板」留言。
3. 留言前請先用【搜尋框】尋找相關文章,自己做一點功課後再留言。沒有前因後果的內容,工作熊不一定會瞭解你在說什麼,就更無法回答你的問題。
4. 工作熊並非某一方面的專家,所以回答的內容或許會有不正確的地方,服用前還請三思。如果您想詢問關於電路板方面的工程問題,請前先參考這篇文章【詢問工程問題,請提供足夠的資訊以利有效回答】 把自己的問題想清楚了再來詢問,並且請提供足夠的資訊,這樣才能有效回答問題。
5. 工作熊每則留言都會看,但不會每則留言都回答,尤其是只有問候之類的內容。
6. 留言詢問時請注意您的態度,工作熊不是你的「細漢」,更沒有拿你的薪水,所以不接受吆喝工作熊的態度來回答你的問題。
7. 原則上工作熊不接受私下電子郵件、電話、私訊、微信或任何即時通聯絡。
8. 自2021年7月起Google將停止最新文章電子郵件通知,如果你想隨時接收部落格的最新文章可以參考這裡。
個人總是在台資企業轉來轉去
看到的及聽到的也如熊大所說”評估投資成本與回收”
不然就是”設備還能用,擋著先”
再不然是”設備在集團內轉來轉去”,超過了10年的設備,殘值還高的嚇人
很多人常說,紅色供應鏈短視近利
但真正的是,短視近利的是很多的台資企業
目前的很多紅色供應鏈不差資本,只差臨門一腳
當他們取得門票後,有多少台資撐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