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板疑似腐蝕氧化,懷疑電流異常過熱造成

電路板疑似腐蝕氧化懷疑電流異常過熱造成

公司的產品自從導入micro-USB以及HDMI接頭當作電源後,陸陸續續的從市場上反饋了這類疑似電路板腐蝕、氧化、長銅綠的不良現象。

最初,我們RD直接把這個問題歸咎於是助焊劑(Flux)殘留引起的,不過我們製造工程部強烈反對,而且也模擬不出相同的問題,後來又懷疑會不會是客戶不小心把飲料倒進了產品內、或是電子組裝工廠生產時不小心把助焊劑滴落在電路板上所造成,我們也的確做過實驗,把可樂飲料倒在電源接頭之後就有機會引起電源短路的現象。

隨著這類不良品的反饋越積越多,幾乎所有使用micro-USB當電源的新產品都中獎,可是早期使用DC接頭的產品卻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反饋。我們首先是先懷疑電源供應器有問題,而且後來也真的找到有【案例:Micro-USB電源供應器微短路造成產品當機】的事實,不過還是沒有驗證出這樣的腐蝕現象是否真的是由於電源短路所造成。

不過我們經進一步分析後發現這類電路板上疑似腐蝕的現象,比較像是殘留助焊劑在高溫煮沸揮發後所形成的物質,因為其腐蝕的位置都集中在同一條線路(Circuit trace)上,比如說接地PIN,現在的懷疑朝向不明原因短路引起了接地過熱電源過熱,而且是長時間過熱,比較可能的原因是來自外部的電源,或是外接裝置(device)異常短路所造成。

我們已經試過了,如果只是單純的助焊劑殘留,故意沾上整坨助焊劑在零件腳與PCB上放高溫高溼環境也無法複製出這種類似腐蝕的現象。

目前還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這種腐蝕來自電源短路,但是我們有發現USB的電源線有微短路以及電路板內有小強排遺及斷腿。如果您有類似的經驗,也歡迎提出您的看法。

電路板疑似腐蝕氧化懷疑電流異常過熱造成電路板疑似腐蝕氧化懷疑電流異常過熱造成

相關文章閱讀:
案例:Micro-USB電源供應器微短路造成產品當機
真Bug~天啊!有小強(蟑螂)在我的電子產品內築巢還造成當機


延伸閱讀:
按鍵金手指上的綠色污染物
案例:USB連接器金手指氧化的來源
連接器使用一段時間後掉落問題探討
原來腐蝕發生的原因只是人家元素想要有一個穩定的未來,談金屬腐蝕(1)

 
 
訪客留言內容(Comments)

PCD 綠色防焊換別種顏色試試

Joseph;
可以問一下為何你覺得換PCB防焊換別種顏色會有幫助呢?

遇過防焊墨品質不良熱變質,造成Component PIN間 微小漏電
就會有類似白白的東西

可以觀察此不良區域附近是否有重工的痕跡?會不會與重工使用的助焊劑或清潔劑有關? (如酸價太高?)

肥喵;
謝謝您的意見,不過沒有看到有重工的痕跡。

請問貴司是使用水洗或是非水洗flux?
推論Root cause 是製程中腐蝕物質殘留,溫度是化學反應加速因子.

waapon;
這是non-clean製程,你的推測有可能,但是不應該只出現在特定的線路上,推測應該還有其他的外力貢獻,比如說熱量,也就是說線路局部過熱。

看起來像Migration,
相同的產品, PCB 上的Pad design micro-USB以HDMI接頭, 應該會比原DC接頭pitch 還要小? 如果錫膏, PCB材料都一樣, 或許可以做高溫高濕Bias 看能不能再現. 之前我們遇到類似的問題(零件下方Migration短路)是用高溫高濕Bias 再現.
之後是換PCB防焊油墨解決.
分析方向:
1.) 樓上提的PCB防焊油墨, 是有可能(如材質, 霧面? 亮面?), 但我們遇過的防焊油墨相關的 migration發生在a.)防焊油墨下方 or b.) 零件下方
(與你的現象似乎不大一樣.)
2.) 建議確認使用的錫膏, 如 Flux 活性等級,及短路附近是否有手焊製程(Flux 會噴)? 確認使用的錫線, 錫膏, 如 Flux 活性等級, 是否為免洗, 可以跟Supplier 問看看是否有 Migration 驗證的報告.
3.) 跟第2點相關的, Reflow Profile 可能也有關係, Flux 殘留過多.

如果說真的是溫度加速腐蝕, 是很有可能出現在特定的path上,

過細的power path或位在大電流路徑上瓦數margin不足的元件皆有可能造成熱堆積

建議照熱相儀, 比對熱點的pattern跟腐蝕點是否有一致性,

再回去追這些path是否在大電流迴路上、造成高溫

BoWWoW 提到的Flux residue and migration failure 是如下列文章描述的嗎?
(none)

http://drum.lib.umd.edu/bitstream/1903/6736/1/umi-umd-4212.pdf
一篇很詳細解釋Electrical Migration failure 的論文, 也許可以解釋 non-clean flux 製程,solder mask type, metal trace 間距,環境因素與 ECM failure 的關係.
還沒有整個看完…..

看图片不太清楚,产生这种现象,有两种可能因素,第一,外挂设备负荷过大,或者外设短路,导致输出电流过大,进而产生电路板过热,致使电路烧蚀;第二,电路板本身出问题,助焊剂残留物导电,导线太细,个别零件热负荷大等等因素。

有没有对腐蚀位置做成分分析看是否属于助焊剂残留

您好!
您这边可以用金相显微镜(200x以上)拍一下电路腐蚀的地方吗? 你有其他版面有提到CAF, 不知道这个是否与CAF 类似!

另外, 您提到的:導入micro-USB以及HDMI接頭當作電源後,上面的图片是HDMI的连接器还是Micro-USB连接器呢?可以把出现腐蚀的这些引脚标出来吗?看哪些是电源引脚,哪些是接地引脚!

您可以看看您家电饭锅的电源插头,或电路板上有没有类似的腐蚀现象。还有比如电磁炉,冰箱,电视等。

1.闻气味,如是饮料等,一般都有香味。如是化学药剂,有可能无味,或刺激性气味或特殊气味。
2. 化学成分分析,EDX或FTIR.如果确定了成分,也就搞清楚了至少50%
3.痕迹来源流向,从图片来看,像是有液体流过或残留在红线圈出的所示区域。比如:雨水,污水,化学试剂等。
总之,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作为电源输入HDMI和mini usb线路密度太大(设计上没优化),加上这些不良产品可能在潮湿或湿度较高的环境下运行,引起的电迁移现象.

看完文章,小弟個人猜測是過電流導致;因為pin太小與trace太窄導致內阻升高,另外電感也是會產生高熱的元件,所以後續新的連接器的接觸點與面積都會增加;當然充電線的粗細也會影響(內阻);這個問題跟設計上比較有關係(考慮迴路電流大小),跟製程上應該沒關係….


訪客留言注意事項:
1.首次留言通過審核後內容才會出現在版面上,請不要重覆留言。
2.留言時請在相關主題文章下留言,與主題不相關的留言將會被視為垃圾留言,請善加利用【搜尋框】尋找相關文章,找不到主題時請在「水平選單」的「留言板」留言。
3. 留言前請先用【搜尋框】尋找相關文章,自己做一點功課後再留言。沒有前因後果的內容,工作熊不一定會瞭解你在說什麼,就更無法回答你的問題。  
4. 工作熊並非某一方面的專家,所以回答的內容或許會有不正確的地方,服用前還請三思。如果您想詢問關於電路板方面的工程問題,請前先參考這篇文章【詢問工程問題,請提供足夠的資訊以利有效回答】 把自己的問題想清楚了再來詢問,並且請提供足夠的資訊,這樣才能有效回答問題。
5. 工作熊每則留言都會看,但不會每則留言都回答,尤其是只有問候之類的內容。  
6. 留言詢問時請注意您的態度,工作熊不是你的「細漢」,更沒有拿你的薪水,所以不接受吆喝工作熊的態度來回答你的問題。  
7. 原則上工作熊不接受私下電子郵件、電話、私訊、微信或任何即時通聯絡。  
8. 自2021年7月起Google將停止最新文章電子郵件通知,如果你想隨時接收部落格的最新文章可以參考這裡

您有話要說(Leave a comment)

(required)

(required)